当前位置: 主页 > 宣传教育 > 舆论宣传 >

梅州市八大“民声窗口”为民解忧

时间:2010-06-03 16:46来源:宣传部 作者:admin

  

梅州市采取积极措施拓宽和完善民意诉求表达渠道,通过构建 “民生820”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、“行风热线”、“梅州民声”、局长(主任)接访、干部下访、村(居)情民意联络员和“我看民生”专栏八大“民声窗口”,多层次、多角度反映群众的心声和诉求,宣传政策法规,化解矛盾纠纷,维护群众利益,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。八大窗口各具特色、相互补充,初步形成“畅通诉求—多方关注—整改落实—信息反馈”的良性循环,基本做到了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,民有所需我有所为”,在改进党风政风,提高机关效能、推动民生改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2009年,梅州市被确定为广东省实施网络民生民情工程示范点示范市。
  一、利用媒体网络,搭建沟通大平台
  梅州市媒体网络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关于民生改善的各项工作要求,充分发挥各大媒体在沟通民意、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。
    2009年3月,梅州日报社对原来的“民生•民声”专栏进行充实、深化和提升,打造出“我看民生”栏目。一年来,该栏目先后与交警联动整治改善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,与创卫办等单位联动推动创卫工作的开展等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  梅州市完善了“梅州民声”网络的运行机制和系统功能,扩大了上线单位范围,加强了栏目的运行管理。2009年,该栏目共计受理网民来信31518件,比增45.69%;栏目点击次数903万次,比增46.83%;表扬类信件713件,比增33.27%。按时办结率达99.97%,回复率达100%,“梅州民声”运作模式和运作成效得到越来越多网民认可。
  梅州电视台的“民生820”节目利用视觉语言的优势,反映百姓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,成为群众诉求的一个有力平台。为更好地化解矛盾,维护社会稳定,该节目还于2009年8月开播了一档全方位的维权新闻节目“维权820”。梅州电台开设的行风热线节目,让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在节目中,直接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,协商解决办法。一年来该节目受理群众反映投诉建议的问题731件,办结率100%,上线单位为群众做好事实事143件,减轻群众负担8.6万元,修订完善制度30项。
  二、发挥信访监督作用,化解矛盾纠纷
  梅州市坚持开展政府工作部门局长(主任)接访制度,2009年以来,市政府工作部门局长(主任)共接访群众来访79批150人次,化解了一批积案,调处了一批群众来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,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。
  梅州市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开通县级电子监察系统,监察范围不断向要素市场、非行政许可拓展,从而达到规范行政审批行为、提高部门办事效率、解决行政审批追究责任难、优化投资环境的目的。梅州市还扎实开展党员干部“下访”工作,深入基层,了解民意,纾解民困。2009年全市参加“下访”的干部有2.7万人,记“民情日记”的干部有1.4万人,收集到群众反映的问题28183个,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390个,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投入资金1.1亿元。梅州市全面推行村 (居)情民意联络员制度,去年村情民意联络员收集群众反映问题2000多个,提出意见建议800多条,筹集资金500多万元,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00多个。
  三、开辟“书记网谈”:畅通民意新渠道
  梅州市去年还开辟了“书记网谈”这一网络问政新路,成为梅州畅通民意的又一重要渠道。市委书记刘日知两次以“嘉应梅子”网名,作客市政府门户网站,在“书记网谈”专栏与网友在线交流,亲切互动,倾听民情民意,解答民众疑虑,解决民生困难。广大网民用客家话亲切地称呼刘日知书记为“知(读di)哥”,在网上向“知哥”敞开心扉,直抒自己的苦和乐。通过“书记网谈”平台,酒吧卡拉OK 噪声扰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,城区道路路灯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,着力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问题,整治和取缔了一批“黑网吧”等 。“书记网谈”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,让市民深切感受到市委、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、倾心民生纾困带来的温馨。 
顶一下
(14)
87.5%
踩一下
(2)
12.5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